总体感觉是寓言、冰山、荒诞的综合体。他的文字读着不明白,但是舒服。我们不应该因为难懂就过分解读,或者“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大多数作品还是有确定象征对象的。《百分百》是对于命运和爱情的解读,《蓝莓冰淇淋》是荒诞,《电视人》是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袋鼠日》是...
他的文字精炼柔软,到一种看上去漂浮不定没有意义,而且如果你探寻实际上不打算有意义的感觉。读完一篇是不是宛如做梦?以下来自维基:一位孤儿出身、年方二十的东京高中生川岛,前往伊豆旅行。旅途中,川岛巧遇一行六人的流浪艺人;出于兴致,川岛决定与他们同行一程。同行期...
前几篇都是一个陷落和沉沦的基调,对于消极和斗争矛盾的写法、留学生心理的精准刻画让人佩服。在日本留学给他明显的日本文风特征。但是总体上读着并没有什么美感享受,只是觉得吵闹。
只能说,作者的意图是暴露国民党特务“蒋记派出所”本质的话,这一点达成的很完美。有一点注意:本书叙述者是赵慧明本人,我们不能全部相信她的叙述而要站开来审视摇摆不定的矛盾心理。
又是一本描述中下层艺伎的爱情小说,爱情和女性的主题非常明显。这本书最大的主题是意义,包括人生本来的意义,川端的文风文字本身给人无意义的感觉,小说里也多次出现,这都是“徒劳”。那与配偶在一起、过平常的生活,或者是交情人、做读书笔记、卖艺的意义在哪?为了幸福?...
呃,怎么说呢,果戈里其实并不怎么现实主义。可能是因为讽刺,他的描写重心集中在人物心理神态语言上面,有些“其义自见”的感觉。作者也老在书中以自己的口吻露脸,每当这时讽刺就是无以复加。明嘲+暗讽。不过有点过了吧,有点过了。有点贫嘴。顺便记下,1)开头一章觉得这...
读的比较爽吧主要就是。说他内向解构也好、深度剖析也好、揭露官场不为人知的多面也好,反正果戈里的东西就是热闹,什么都有,从官到商到民全涮了个遍,舒服。就是不知道彼得堡人怎么想。
现实主义? 外套和两个伊凡是讽刺,塔拉斯布尔巴是乌兰人伟大史诗。
看的时候就在想,这写得是我啊,是我啊。看完才明白,这不只是爱情啊,这事浪漫和理想与现实的方方面面的冲突。死都不干干净净,我觉得就有点缺德了,本来期待一个升华的死的,结果anticlimax,可能这才是现实吧。我爸爸说,别跳楼,别人要笑话你傻……
用平实的不能再平实的语言,路遥老师把人生从书中有限的人物身上做了自己的解读,特别地,人生是一场玩笑这个观点在加林和德顺的不同人生态度上做出了拷问,我们不好过度解读。然后对于命运和自由意志的讨论,老师把这些全部归到标准道德下了,而标准道德绝对真理的观念今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