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梦境里有你想要的,那就做梦吧。
“找”是村上作品不变的主题。 抑或不是。我印象中是这样了。至少前期作品是这样。 主人公在找什么呢?一开始是那只狗,后来是弹子球机器。 他找的东西都是非人之物。他对人却从来没有什么感情。和和双胞胎女孩睡了几个月,最后还是不知道两人的名字,或者怎么区别开...
隔了不知道多久又看了一遍。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我不会在这时候翻开一本中文书。这个概率太小了。首先,在湾区,中文书并不好获取;其次,湾区的气氛怎么样也说不上是个看书的气氛。如果不是仿佛执念一般地强行买下了村上能找到的所有纸质书,再执念一般地历时一个月(我算...
断断续续看完了,我承认,最后几章节可能看得不是那么认真。我在教室里面看,在床上看,在地铁上看。为什么看这本书?也许是因为我想要疗伤。 书中有几个核心的概念:"父母自我""儿童自我"和"成人自我","你我,好与不好"的四个象限,以及人生剧本和自证预言。我想...
我想到小时候的梦。我回到了2008年。
公路片这个概念很有意思。我印象深刻的可能只是在公路上唱着的歌。和牛赛跑。每个公路片都要有这么一段对吗? 描述旅行中的奇遇。前半段更多的是荒诞。珍视仗义的劫匪、三十万公里追爱的司机,给自己办葬礼的老人。这些人,如果遇见过一次,都会是不可思议的经历。接下来出...
用我最喜欢的东方曲(之一)做了电音Genre科普;每一段要是长一点就好了。
他有布鲁斯磁带,有相机胶片,有一百日元一本的书。他有咖啡,有酒,爱好植物,也有自己绚烂的梦。他五十岁,但是他唱的是文艺的挽歌。 他孤独,内向,不愿意说话。他低欲望,隔绝亲友,主动掉阶级。他接受失败,他愿意躺平。 别忘了,平山扫的是厕所,但是他有车有房,...
我大概看明白了,作者明面想要问的问题是人的情感是不是纯物质的,是不是可以被另一个有着完全一样记忆的人取代。作者的答案是否,因为人不仅仅是物理的自己,人的外延包括了人在旁人心中的定义。 记得最深刻的是咖啡杯女士和雨衣男人以及他们分离之后四十年的重逢。可能我...
”你又要吃那个药了吗?那么,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