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book
5
265
less than a minute read
This post is more than 5 year(s) old.
厉害!!! 内容稍稍总结:《地》是生死观和艺术观;《清》是艺术化的插队,去中心化,乡土和城乡差异的感觉可以比较余华《活着》路遥《人生》;《庙》《美于人道主义》《无病之病》《姻缘》是不同角度人生观体现,主要基调是精神至上;《写作四谈》《答自己问》是写作意义(好玩、追求探讨)、生死观(自杀的可能)、好的文学(题材、形式、内容、“意味“的探讨);特别提下《死国幻记》,觉得有敌托邦意思,和《The Veldt》《美丽新世界》一起,还有马洛《浮士德博士》最好。欲望、痛苦和人生意义。引用: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作家中,能达到铁生这样精神境界的人真可谓凤毛麟角。甚至于连林贤治这样的思想者也仅仅停留在铁生拙朴的文字表面上,岂不悲哉?难怪乎贾平凹式的“腐朽”、王朔式的“反动”和余秋雨式的“矫情”会泛滥。
-- Yu Long
Published on Feb 20, 2018, PST
Updated on Feb 20, 2018, PST